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04年11月01日新闻)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饮酒菊花天”。现在正是吃蟹的好时候,但老百姓却发现,当前的河蟹普遍肉质粗松、腥味加重、蟹味道不足,而优质的阳澄湖大闸蟹却贵得让普通市民不敢问津。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因为长江河蟹的种质普遍下滑,造成优质蟹的稀缺。为了挽救我国的河蟹产业,河蟹研究中心昨天在上海水产大学宣布成立。
在10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河蟹产业发展及关键技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因过度捕捞、水质污染等原因,长江口已无蟹苗鱼汛。河蟹苗种的紧张,导致有人干脆将辽蟹、瓯蟹运至长江流域饲养,乱了长江水系本地优质清水河蟹的“种”,致使长江河蟹种质混杂、质量退化,以江苏固城湖为例,1996年每公斤幼蟹可生产的成蟹有140公斤,但目前每公斤幼蟹只能产出成蟹20公斤左右。长江水系河蟹的种质资源已岌岌可危。
专家指出,全国80%的河蟹产量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河蟹养殖已成为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重要产业和出口创汇的来源。河蟹的种质危机,不但关系到百姓的菜篮子,更危及我国河蟹产业的兴衰。只有拥有良种和关键技术,才能保持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专家们决定河蟹研究中心从保护优质种源开始,推广健康生态养成技术,建立产业安全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系统,从而实现“科学救市”。
采集: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