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记者12日获悉,由于寒冬渔民减少出海捕捞次数,福州水产品供应趋紧,而眼下正值消费高峰期,导致福州市场上水产品价格普涨10%至50%。
12日家住福州金山金港路的何先生吃惊地发现,小区附近常卖花蛤的菜铺这几天都没卖花蛤了。12日记者走访榕城部分农贸市场发现,卖花蛤的摊位确实明显少了,有卖摊位的价格也很高,个头较大的花蛤卖6元/500克、较小的卖5元/500克,而此前售价只要2.5元至3.5元。
多位摊主解释到,现在花蛤产量少,批发商的价格提高,导致零售价也水涨船高,每500克五六元的售价吓走不少客人,由于害怕高价进的货卖不出去,所以一些摊位干脆不卖了,等到五六月份花蛤大量上市时再进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仅花蛤价格大涨,大多数贝类产品和海产品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如记者在多家农贸市场看到,大明虾现在的售价为50元/500克、小明虾25元/500克、螃蟹40元/500克、海蛎12元/500克、淡菜6元/500克、冰鲜带鱼18元/500克等,均比上个月有不同程度的涨价,涨幅在10%至50%不等。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