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去年11月初以来,受北方南下强冷空气的影响,福建省大部地区连续出现低温寒流气候,造成池塘和水库网箱养殖因水温偏低出现冻灾。据统计,截止1月15日,全省渔业受灾面积76314亩,损失成鱼6815.4吨,经济损失达9198.12万元。
从气象部门获悉低温寒流天气来袭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高度重视,为了防止冬季期间爆发大规模冻害和疫情,减少渔业经济损失,先后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渔业防冻抗寒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水产养殖防寒潮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下派技术人员到寒流较重地区指导防冻防灾。各地渔业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防抗低温冻害。
一是加强冻害预防宣传。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通过移动信息网及时发布当前气温、水温变化等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防灾救灾知识。
二是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根据当前鱼价,指导渔民及时将存塘商品鱼起捕出售;对未出售的存塘鱼做好池塘水位加深和养殖网箱往水深移动等保温措施。
三是及时进行安全检查。组织技术人员对渔业生产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对暴露于室外的设备和养殖品种积极引导渔民采取必要的防冻保温措施,尽早做好大棚搭盖和设施检修。
四是做好病害监测防治。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雨雪影响较重的地区和生产第一线,现场诊治,指导渔民进行当前冻害预防与治疗,防止水霉病等发生,把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及时捞出死鱼并做无害化处理,避免死鱼污染水质,防止发生爆发性鱼病,指导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