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嘴的刘女士昨日去市场上“打探”时发现,眼下,部分“六月黄”等各种河蟹已陆续上市开卖,但价格也比往年高出了2成左右。记者昨日调查发现,作为大闸蟹的前哨产品,“六月黄”的涨价,很可能带动今年大闸蟹比往年更“张牙舞爪”。
“六月黄”涨了2成
“目前厦门市场上出现的‘六月黄’,大多来自江苏、安徽等地,售价在每公斤80元—100元之间。”
在八市做了多年螃蟹生意的张先生说,去年这个时候,这些“六月黄”的售价为每公斤60元—80元。
据介绍,“六月黄”是指从农历6月初直到中秋节前这一段时间上市的来年重皮蟹,打开蟹盖,能看到一层金灿灿的内皮。眼下,在厦门市场,这些蟹还不多见,但售价却直直高涨。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到一家苏州的三家村蟹业有限公司的张经理。据张经理表示,今年各地的“六月黄”批发价都齐齐上涨,而阳澄湖“六月黄”的出水价格已达到每500克100元到120元,比去年的80元到100元,涨了近2成。
与此同时,记者走访我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发现,近期闽南地区出产的毛蟹也已上市,个头较大的,市场售价每公斤46元,个头偏小的每公斤为20元左右。“老八市”曾先生称,“估计再过一周,需求量攀升,售价会进一步提升。”
多重因素催涨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称,今年“六月黄”之所以涨价,其中一个原因是,从去年开始,阳澄湖蟹类的养殖围网面积减少,导致总量减少了2/3;而螃蟹的饲料鲢鱼和螺蛳也连续涨了近30%。“此外,围网面积少了,跟别人租来的养殖场所租费又贵了好几倍。不少蟹农叫苦连天。”三家村蟹业的张经理说。
八市另一位水产品经销商陈亚忠表示,“六月黄”是大闸蟹最后一次褪壳前的未成年蟹,现在还很嫩,运输过程中容易脱水,从外地运到厦门路途长,又很难养,等过两三天,100斤的货可能只会剩下一半。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初以来遭遇的极端天气相当频繁,这对于螃蟹的生长环境和产量,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价高或损购买信心
“六月黄”价格的上涨,让不少商家对于即将上市的大闸蟹,产生了忧虑之心。据悉,除却上述原因,如果今年8月大闸蟹遭遇台风,减产势必引发新一轮涨价。此外,业内人士认为,近期的南方暴雨也为下月上市的大闸蟹价格蒙上了阴影。
眼下距离大闸蟹上市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八市的张先生和陈亚忠,已经迫不及待销售螃蟹提货券了。但他们言谈,今年的螃蟹券可能没有去年“值钱”了。“去年一张500元的蟹券能买两斤中档蟹,今年肯定没有这个数了。”张先生说,去年,大闸蟹涨了一些,他大胆提出不涨价,但今年,他恐怕扛不了。
“整个阳澄湖的螃蟹养殖量没变,但消费需求却不断增加。养蟹的成本也在提高,价格自然会上扬。估计今年大闸蟹的‘起水价’最低要涨25%。”陈亚忠说,考虑到人力和运输成本,在厦门市场售价的涨幅或许会更高。他担心这将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行情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