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浙江温州:珊溪水库放鱼食藻

发布时间:2010/8/27 9:38:31  来源:浙江日报(杭州)  编辑:苏志敏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温州三市区和瑞安、洞头、平阳、苍南,以及珊溪水库所在地文成县5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均赖珊溪水库,其水质之好几近矿泉水。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温州三市区和瑞安、洞头、平阳、苍南,以及珊溪水库所在地文成县5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均赖珊溪水库,其水质之好几近矿泉水。

    今年5月份,局部库区出现蓝藻异常。随后,蓝藻很快被控制。日前的监测表明,文成县境内的飞云江、泗溪、玉泉溪等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温州人饮水未受影响。

    投放鲢鱼吃水藻

    在珊溪水库码头有家小卖部,老板是一位姓朱的阿姨。8月21日周末,太阳晒得人晃眼。

    朱阿姨懒懒地坐在店里,时而起身去收拾东西。以往喧闹的卖鱼场面不见了,冷清得让人发慌。几条小船停在码头,一看即知好久没动过了。

    没有了渔民,她的生意好不起来。

    小卖部旁边是一家卖当地特产的小店。老板大概五十来岁,自己晒了鱼干卖。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将大鱼小鱼分门别类分装,每袋一斤,25元。

    老板说,鲢鱼老早没有了,现在只能捕到胖头鱼。以前七八斤到十几斤重的鱼很常见,偶尔还能捕到上百斤重的。

    胖头鱼,学名鳙鱼。和鲢鱼一样,都属于食藻的鱼种。水库中的大鱼多在水底,一般捕捞不到。鲢鱼和鳙鱼要在水面上食用藻类,所以最容易被人类捕捞。前些年,林师傅在水面上就可以看到大鱼,现在则只能看到清水。

    由于丰富的水资源,珊溪水库未建之前,两岸的农民大多以打捞捕鱼为生。建成水库后,珊溪管理局以200万元一年的费用将捕捞权承包给一些私人。

    从2008年开始,大鱼开始减少了。本地人、外地人,合法的、偷捕的,一骨脑从水库里攫取资源。2010年是承包到期的年份。以前,考虑到下年还要捕捞,这些老板们还留些鱼种,以免下年欠收。但今年,这些老板们开始“竭泽而渔”,无论大小,只要能捞上来的鱼类,全部打捞。

    在珊溪水库,以前每天可以捕捞一万斤鱼,总共捕捞了将近50万斤。今年4月份以来,每天只能捕到几千斤,到最后一天,只有300斤。

    在几乎所有的水体中,都生长着蓝藻,“除了开水中”。但蓝藻成灾,却需要几个条件。比如水体的富营养化、适宜的水温导致蓝藻生长加速,以及蓝藻的天敌减少等。

    今年五月份,气温保持在蓝藻最适宜的20℃~25℃,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尤其是生物链的破坏,出现了蓝藻。

    此后,温州市采取措施,一方面向水库投放1斤重以上的鱼苗,以尽量恢复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调整管理方式,将水库的管理权向泰顺和文成两个水库所在县移交,停止捕捞权承包。

    主动干预 恢复生态

    珊溪水库位于飞云江干流中游河段,上游泰顺县,中游文成县,再往下就是出海口。具有供水、发电、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

    根据资料,珊溪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l529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47%。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8.6亿立方米,总库容l8.04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珊溪水库每年的径流量几乎全部被拦截入库,不再向下游流域供水。在库里,每年也只有一次全部换水的可能。实际上,现在每年也只有15.7亿立方米水入库。

    而水库每年要向温州市提供13.4亿立方米清水,供温瑞平原及飞云江以南沿海地区的平阳、龙港镇等地区的280万人饮水。

    聊可欣慰的是,除文成县直接在珊溪大坝取水外,其他温州县市均在珊溪水库下游的赵山渡水库取水。赵山渡水库的水源来自珊溪水库的深层水,恒温4℃,且每天都在更新交换一次水。因此,虽然上游的珊溪水库出现了蓝藻,但温州人的饮用水仍然是安全的。

    在这样的一个近似静止的水体中,一旦生物链被破坏,可以想见其危害之烈。

    被破坏的生态链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现在投放鱼苗,马上就能生效。鱼太多了没有藻吃;藻太多了,虽然有鱼吃,但消化进程太短,鱼拉出来的还是活的藻,起不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最好是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而不是一捕一放,时多时少。”珊溪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胡春林说。

    实际上,人类本身的生产活动也会造成生态失衡,如蓝藻容易爆发的五六月份和10月份,都是农田翻耕季,田里的肥料冲到水里,给蓝藻提供了营养。

    珊溪水库上游的几十条支流中,没有人类居住的小支流、河汊里也生蓝藻,说明生态失衡是整个流域的问题。

    “现在不允许网箱养鱼、不许投料、不发包捕捞权,再过几年,必会形成生态平衡。”胡春林说。

    主动的文成人

    不能捕鱼了,渔民们怎么办?

    在文成县巨屿镇飞云江北岸,50幢新建的移民安置房整齐排列,这就是方前村省级重点安置小区。现在,3000多名下山村民已经在小区有了自己的新家,其中2200多人来自云湖乡的5个行政村。

    几年前,云湖乡上坪村村民徐小琴还住在山上土木结构的旧房子里,夫妻俩靠打鱼过日子。

    2007年方前安置小区建成后,吸纳了近4000多的边远山村和云湖乡人口,为解决这些移民的就业生活问题,巨屿镇里安排了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帮扶来料加工产业发展。目前,方前村已经引入了4家来料加工厂,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400多个工作岗位。同时,巨屿镇鼓励在方前安置小区内大力创办来料加工点,对经纪人另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在夏德安舒适的家中,听他述说一年来的变化。“没想到,从地笼网捕鱼改做来料加工,竟然让我奔小康了。”

    夏德安说,地笼网被禁止后,了解到政府扶持来料加工的优惠政策,他决定改行,这成了改变他生活状况的一次契机。

    夏德安一家是在2008年2月,住进方前村安置小区的。新家是一间3层半的标准安置房,采光良好,外出便利。虽然住进了新家,但是在这没耕地,要生存就只能操起祖辈赚钱的手艺,捕鱼为生。鱼,越来越少,生活也越来越困难。在这镇上过上了村里的生活。自从放弃捕鱼后,夫妻俩联系了在义乌做生意的远房亲戚,创办起了鞋包厂,没多久就过上了好日子。

    温州“大水缸”所在地的文成县,同样付出了代价。

    2006年开始,文成县在产业引进上,坚持“宁少GDP,不污一缸水”的理念,在2005年就专门制定了《文成县工业企业准入标准》,坚决杜绝有污染的企业入驻,最近5年,该县拒绝了122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在文成落户,舍弃了近100亿元的工业投资。

    从2008年起,文成县每年获得市里生态补偿资金约3000万元,全部用于水源地环境治理。

    此外,据文成县环保部门统计,文成县不断加大治理投入力度, 2004年环保投入为1041.6万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0.1%;2005~2007年环保每年投入保持5000万元左右,约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0%左右;2008年环保投入达9958万元,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7%;2009年尚未统计,加上市政府1998万元生态补偿资金,预计超过1亿元
编辑:苏志敏 访问人次:2885 关键字:浙江温州,,,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