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个小小锅炉,排烟管道却不走“寻常路”。昨天,笔者在溪龙乡越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锅炉房里看到,排烟管道直接通向一个蓄水池,经过过滤后,烟气才被排出。“这样过滤一下,烟气中的颗粒就会被留在蓄水池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越溪总经理汪成朋介绍。
小小改变就解决了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蓄水池里的颗粒可以用来铺路,也可以当做肥料。”汪成朋说,这个花费了18多万元安装的锅炉,主要用来提供甲鱼温室冬天里的供暖,“虽然量不大,但是能减少污染,我们也很愿意做。”
和越溪公司相比,浙江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做的更彻底。笔者在盛煌农业看到,偌大的场地上根本没有锅炉,“我们使用地下水空调来保持温室在冬天里的温度。”盛煌农业负责人孙金玉说,使用这种方法,就完全杜绝了燃烧煤气带来的大气污染。
“生态水产养殖,不仅要产品要生态,养殖过程中也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县农业局水产站工作人员李万祈介绍,水产养殖的尾气尾水问题,已成为鱼类养殖发展的瓶颈,“清洁化、安全化”的生态水产养殖,是我县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年全县范围内50%的水产养殖温室锅炉都将进行升级改造,除越溪和盛煌外,西溪水产专业合作社将原来的烧煤锅炉改成使用生物质燃料的锅炉,富源水产专业合作社也正在为这项改造做准备。
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上,今年全县范围内70%的温室养殖尾水将要进行升级处理。“尾水处理是采用沉淀池分级处理,达到沉淀、净化的处理标准。”李万祈介绍,目前高庄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20000平方米温室已配备了污水处理池,盛煌、西溪等合作社的尾水处理池也进行了升级,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据了解,我县高密度、规模化的水产养殖基地约有10000亩,目前已进行生态化改造解决尾气尾水排放的达到5500亩左右。“治理好水产养殖上的面源污染,也是‘五水共治’的具体体现。”农业局副局长陈国平介绍,接下来还要继续推进尾气尾水治理,达到百分之百全覆盖。(丁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