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注新水补氧 将含氧量较高的新水注入越冬池,水源可取江河、水库、泉水、地下水等。但采用地下水时要注意水质,若水中含铁质过多时,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曝气、氧化和沉淀后,才可少量注入越冬池。
二、循环水补氧 如无水源,越冬池内水量又充足,可采用原池水循环的办法补氧。用水泵将原池中的水抽出,使其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暴露后,弥散部分有害气体,增加部分溶氧量,再流回原池中。也可以用增氧机搅水,增加越冬池水中的溶氧量。用水泵、增氧机补氧效果高,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缺氧的危险。但应特别注意大量的循环水会导致越冬池水温降低。如果低于1℃时,鱼种会因低温而死亡。因此,用水泵、增氧机补氧时,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当水中溶氧量上升到6毫克/升—7毫克/升就应停止补氧,只要溶氧量维持在4毫克/升就可以了。
三、充气补氧 利用气泵和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入冰下水里的胶管中。在胶管的顶端连接一个砂滤器,让空气呈很小的气泡扩散到水中,提高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四、打冰眼补氧 如果越冬池的面积小,可以采取打冰眼的办法补充水中的溶氧量。冰眼一般打在水较深的地方,每亩冰面打一个长3米,宽1.5的冰眼,借助风力形成水波,加速氧在水中的溶解。为防止冰眼结冻,要经常将新结的冰捞出,夜间用草帘将冰眼遮盖好。
五、化学药品补氧 在缺氧严重时,可立即用化学药品,如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氢(H2O2)等进行急救。据试验,药品投入水中1—2小时,水中的溶氧量可增加2毫克/升。
南方渔网编辑:胡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