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鱼池建设通常结合冬春农田水利进行,约有30%左右要到春末夏初才能竣工。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鱼池造型多样化:鱼池造型常为长方形、坑塘式,以便充分发挥养殖水体的立体效益。鱼池面积一般为1亩左右,池深2.5~3米,长宽比5∶3,边坡系数2~3。施工造型可先易后难,搞点过渡性的鱼池,如“回”字型、高低型、“井”字型、“田”字型等形状,其中“回”字型鱼池是最理想的过渡性的鱼池。
2.及时配套排灌系统:要求排灌系统与鱼池建设同步进行。在规划设计中,预留好排灌沟渠的位置。在具体施工中,重点建设好定型鱼池的支渠、斗渠。总渠、干渠及排水沟可因陋就简,留待工程全部完工时建设。在建筑形式与取材上,采用明渠,定位、定型的渠道可用砖石材料,未定位定型的就用土渠。拦鱼设施最好采用钢材制成的拦栅,基本要求是拦(鱼)得住,流(水)得畅,抗 (风浪)冲击。
3.保障能源动力供给:每亩鱼池的工程建设作为一个生产单元,按设计单产为750公斤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每亩配套总动力1千瓦,配备0.3千瓦的增氧机,功率为13千瓦;口径为30厘米的轴流泵站1座,以及口径15厘米、功率2.2千瓦的潜水泵3台。这样可保证在7~9月的高温季节,每天可交换池水量的1/5左右,使池水的量与质符合鱼类生长的需要。
4.科学选择养殖模式:对新建鱼池,由于水质清淡,宜选用以草食性鱼类为主,杂食性鱼类为辅,并适当配养滤食性鱼类的养殖模式。放种量按设计单产的1/6投放,鱼种平均规格0.05公斤左右。
编辑:庞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