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鱼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提高常规鱼养殖效益八措施

发布时间:2006/8/22 10:18: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修建标准鱼池  要做好鱼池的改造工作,建成高标准鱼池。标准鱼池的具体要求是:面积1.3-2.7万平方米,坡比1:2.5-3,正常水位2米以上,鱼池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进、排水畅通,机电设备齐全,鱼种池成鱼池相互配套。养殖多年的鱼池要年年清整。
    2.提高鱼种自给率和生长率  一是推广成鱼池套养鱼种和专塘培育鱼种,做到1、2龄鱼种不外购,节约生产成本。二是生长旺季做到足饵足肥,使池鱼不因饵料不足而生长受到影响。三是抓好春秋季节的投饵。春秋季水温稳定在20℃左右,浮头泛塘隐患少,是鱼类生长比较适宜的时期,应重视投饵工作。四是放养规格要适当,做到缩小放养重量,增加放养尾数,提高鱼池净产量和鱼种增重倍数。五是推广快速养鱼技术。
    3.提高饵料自给率  ①发展种草养鱼。1亩饵料地,可生产鲜草1000千克,可转化成鱼100千克。②灯光诱虫。利用昆虫趋光性诱集昆虫,增加动物蛋白饵料,一般3-5千克昆虫可生产1千克成鱼。③发展化肥养鱼。根据试验,化肥同有机肥配合使用,每追增施复合化肥1千克,可增产肥水鱼1千克。④捞草、螺蚬养鱼,节约生产成本。提高饵料利用率。⑤推广颗粒饵料养鱼,颗粒饵料在水中稳定性能好,散失少,利用率高,能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鱼种增重倍数。⑥改善池塘条件,特别是改善池塘溶氧状况,能提高鱼类摄食消化吸收能力。⑦改进投饵技术,坚持“四定”投饵原则。
    4.科学放养苗种  鱼种放养一是要适时,一般在立冬前后放养结束,做到早放养、早开食、早生长。二是品种要纯正,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能按时长到上市规格。三是要合理放养,根据鱼池生态条件、自身管理水平和饵料条件来确定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5.套养特种水产  在常规鱼的成鱼池中套养特种水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鱼池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资源,是提高常规鱼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主要模式有:鱼虾混养、鱼蟹混养、常规鱼与鳜鱼混养等。
    6.推广综合养鱼  综合养鱼就是把养鱼与畜禽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相互之间食物链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具有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作用。如鱼、鸭混养,每亩水面放养鸭子250-350只,可年产“肥水鱼”300-400千克;鱼、猪混养,每亩水面配养猪4-5头,可年产“肥水鱼”200-250千克。
    7.推广轮捕轮放技术  春放冬捕,一次性上市,上市量集中,销售价格低,影响养殖效益。实行轮捕轮放,可以保持鱼池合理的载鱼量,减少鱼类浮头及鱼病的发生,节约饵料,提高鱼产量。
    8.加强日常管理  这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工作有:①保证投饵质量,饵料配方要合理、经济,尽可能减少浪费。②适时调节水质,根据水质、天气、水温和鱼的活动情况,适时灌注新水,开动增氧机或泼洒药物,调节水质。③加强防病措施。根据鱼病发生、发展规律,采取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控制和减少鱼病的发生。
摘编自中国农业市场.



                                       编辑:龙斌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2981 关键字:养殖效益,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