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观察水色、测定池水透明度,是养鱼生产中便捷而有效判断池水质量,实行科学养殖的方法。
观察水色 池水因水中浮游生物和细菌等种类与数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颜色。池水呈灰白色,说明水中浮游生物多,多在有机肥施用后不久出现,适宜于鱼苗下塘。池水呈绿色,表明水中漂游植物较多,宜于鲢鱼生长。表层池水呈黄白色,表明水中缺氧,应及时采取开启增氧机、泼洒石灰水等措施加以改善。池水呈褐色,表明池水有机物含量较高,不利于鱼类生长,应及时加注新水,防止水质老化。池水呈黄绿色,最适宜养鱼。主养鲢、鳙等滤食性鱼,水色可深些,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主养鲤、鲫等吃食鱼,要求池水稍清,水色稍浅。
测透明度 池水透明度的大小,应根据池塘周围环境、养殖模式、养殖种类、养殖技术,以及季节、地域的不同灵活掌握。一般池塘水的透明度宜掌握在25~30厘米。早春水温较低,透明度应在30厘米左右,以增强光照,迅速提升水温。5~9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池水宜逐渐加深,透明度可维持在25厘米左右,以利浮游生物交替出现。
南方渔网编辑:黄子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