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黄鳝又名鳝鱼,在我国分布较广, 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肉味甘、温,具有祛风湿、补虚损、治臁疮痔瘘、疗下痢之功效。 其血性味咸、温,具祛风、壮阳作用,治癣、瘘诸疾、 黄鳝正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然而,随着钓捕、笼捕、电捕等捕鳝工具的发展, 造成对黄鳝野生资源的滥捕,使黄鳝的自然资源日见匮乏,自然种源逾来逾少, 规格越来越小。暂养黄鳝,对规格偏小的黄鳝进行短期催肥暂养, 既可以提高上市规格,又可以调节市场,投资小,产量高,收益快,风险相对较小。 巧赚季节差价,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苗种来源 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苗种主要来源于采捕自然水域或市场上采购苗种,要求苗种体质健壮无伤、肌肉肥厚、体表无寄生虫、体色深黄且具大斑点。
2.建池 暂养池要求建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面积不要太大,一般15~20平方米即可。每平方米施0.1公斤生石灰,注水消毒。池底层铺上用机织网片做成的网箱,网箱上面均匀地铺垫油菜、玉米秸秆, 使其自然厚度在15~20厘米,同时,撒上少量生石灰,然后铺垫20厘米厚的硬泥和10 厘米厚的淤泥。网箱四角用桩固定,为了防止黄鳝逃跑,在网箱四角缝上盖网。黄鳝是变温动物,为了安全度夏,必须在鳝池上方架设荫篷。 具体做法是用毛竹做骨架,沿池种上丝瓜或玉米等高杆植物,形成一个具有遮荫、 降温、对鳝池有增氧功能的绿色屏障。鳝种放养规格为20~30尾/公斤,放养前用5%~10%食盐水消毒10分钟。放养密度控制在5公斤/平方米左右,同时按10∶1的比例搭配放养少量泥鳅。
3.日常管理 黄鳝池水深保持20厘米,水质清洁,无异味。一般每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以上。盛夏每天换水一次,采用同温换水法。黄鳝最喜食蚯蚓,也食蝇蛆、黄粉虫、飞蛾、蚌肉、小鱼、螺蛳等, 一般不吃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6%左右。一日投喂一次, 投喂在傍晚前进行。养殖期间在鳝池荫篷架上挂电灯一只,灯泡离水面40厘米左右, 夜间利用灯光诱集昆虫以利黄鳝捕食。
4.防病防逃 从黄鳝疾病的防治情况看,黄鳝一旦发病,一般的药物难以控制。因此,应坚持生态防病为主、 药物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挑选种苗。勤换水,常排除底层废气。 经常用大蒜与蚯蚓混合投喂可有效地抑止黄鳝多种疾病的发生。高温季节, 定期在蚯蚓体表洒淋呋喃唑酮溶液进行投喂也能起防病作用。同时, 定期用漂白粉5ppm全池消毒。早、晚巡塘,及时捞出病弱鳝。经常检查网片, 有洞及时修补防逃。
南方渔网编辑:庞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