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夏秋季节光照强、气温高、水温适宜,是鱼类摄食、生长的旺盛时期。在养鱼生产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科学投饵、施肥
选择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适宜的全价饲料投喂,以满足鱼类生长需要。日投饵量为吃食鱼体重的5%-7%。每日投喂4-5次,让鱼吃饱吃好。天气突变时,应适当减少投饵量或不饵。
施肥应以无机肥为主,严格控制有机肥用量,并遵循“看水施肥、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池水透明度25-35cm。一般7—10天施肥1次,每次每667m2用尿素1.5kg或碳铵1.5kg、过磷酸钙2.5kg,溶水后全池泼洒。施用的粪肥应经过腐熟发酵处理。
2、合理调节水质
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20cm。水质老化或形成“水华”时,换水20%-30%。每20天左右用生石灰15-20kg/667m2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调节水体pH值。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增氧1-2h,以打破水体“热成层”,增加水体溶氧。阴雨天应适当延长增氧机开机时间。
3、及时调整养殖密度
经过春、夏几个月的饲养,有部分鱼已达到商品规格,应及时捕大留小,并及时补放鱼种,以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苗种则需及时拉稀分池,分级饲养。如养殖池放有“热水鱼”,应选择气温较低的早上或下午起捕上市。操作要“轻、巧、快”,以防损伤鱼体。鱼池浮头时严禁拉网。
4、抓好鱼病防治
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常抓不懈”的原则。除定期泼洒生石灰外,每月用漂白粉或强氯精等药物全池泼洒消毒。发现鱼病,应对症用药及时治疗。
5、加强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类摄食和活动情况,及时清除残渣、剩饵和病死鱼。夜间加强巡塘,防止鱼类缺氧浮头。水质恶化、天气突变续高温闷热或连绵阴雨天时,需特别警惕发生泛池。(摘自内陆水产)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