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种池的选择和清整 苗种池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一般以2~4亩为宜,水深应能随着鱼苗的生长而调节,前期60~70厘米,后期可逐渐加深到1~1.5米。池形为东西向长方形,塘底平坦,池内没有水草生长。
在鱼苗下池前10~15天,对鱼苗池要进行认真整修和彻底清塘,杀死野杂鱼和有害生物,以保证鱼苗健壮成长,提高成活率。
2、施基肥 清塘后,在鱼苗下池前5~7天,先向池内加注新水60~70厘米,加水时要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有害生物进入鱼池。然后施放基肥,培肥水质,使鱼苗从下塘起就有丰富适口的天然食物。
基肥的种类和投放量,要因地制宜。通常每亩施绿肥400~450公斤、粪肥200~300公斤,粪肥需经发酵并用1%~2%石灰消毒,加水调稀后全池泼洒;绿肥堆放在池角,浸没在水下,每隔2~3天翻动一次,待腐烂分解后将根茎残渣捞掉。施基肥后,以水色逐渐变成茶褐色或油绿色为最好。
3、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6万~8万尾,或每亩放养鱼苗15万尾,经15天培育,分疏至每亩5万尾,经30天的培育达到4~5厘米的鱼苗。然后进一步分疏至每亩3万尾的密度,至年底可培育成100尾/公斤的大规格鱼种。或将4~5厘米的鱼苗按每亩1万尾的密度放养,年底可养成10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
放养鱼苗时必须注意几点:(1)每个池子应放同一批繁殖的鱼苗;(2)池内如有蛙卵、蝌蚪或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要用网拉掉;(3)待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放鱼苗。检查毒性是否消失的方法,通常在池内放一只小网箱,放数十尾鱼苗入网箱内,半天后若鱼苗活动正常,就可放全部鱼苗;(4)要在池塘背风向阳处放养鱼苗,放鱼苗时动作要轻、缓,将鱼苗慢慢倒入水中。
4、饲养管理
(1)施肥投饵。鱼苗下池时,如水质不肥,最好先投喂豆浆,每天每亩用黄豆1~2公斤,或按每万尾每天0.1~0.2公斤黄豆,浸泡后磨成豆浆30~40公斤,上午8~10时、下午2~4时各投喂一次,同时追加肥料,培养鱼苗的天然饵料。一般每天每亩泼洒粪肥50~100公
斤。十天后还要增喂米糠或花生麸,花生麸需浸泡后才可投喂,每天喂1~2次,沿池边泼洒,投喂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度,以后随着鱼体长大,施肥量和投饲量可适当增加。培育期间,每5~7天注水一次,使池水深在最后培育阶段达1~1.5米。加水时,要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和其它有害生物进入鱼池。
(2)巡塘。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和水质变化,以便决定投饲量、施肥量和是否加注新水。检查池埂有无漏水和逃鱼现象。及时捞掉蛙卵、蝌蚪、死鱼及杂草等。
(3)锻炼和出塘。鱼苗经过25~30天的培育,长到3~5厘米时就可以出塘,转入大塘进入食用鱼饲养阶段。鱼种出塘前要进行拉网锻炼,以增强鱼的体质,并能经受操作和运输。锻炼方法是选择晴天上午9时以后拉网,将鱼在网箱中密集3~4小时后,即可过数出塘。出塘时要用鱼筛筛出不合规格的鱼种,放回原池继续培育几天再出塘。
拉网锻炼时要注意:拉网前要清除水草和青苔;阴雨天或鱼浮头时不能拉网锻炼,以免造成鱼苗死亡;操作要轻巧、细致。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