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鱼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长江鳜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2004/6/17 12:15: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摘要∶收集2龄以上长江野生鳜鱼进行驯养、培育,采取两次注射催产、二级处理孵化用水、改进人繁设施、二级培育鳜鱼鱼种等方法,共催产52组,催产率98%,平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90.1%、69.9%;获鳜苗214.2万尾,培育3.3cm以上大规格鳜鱼鱼种68万尾。

    关键词:长江;鳜鱼;驯化;人工繁殖;苗种培育

    引言

    目前,制约江苏省商品鳜鱼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本地鳜鱼苗种供应严重匮乏;二是外购的鳜鱼种苗常带有病毒性肝胰坏死病毒,易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珠江水产研究所针对鳜鱼病毒研究发现,长江野生鳜鱼及当年产的子代均不带病毒,且子代生长快,抗病力强。因此,充分利用长江鱼类种质资源,开发长江野生鳜鱼,采用封闭式繁育和养殖技术,可以克服每年从外地引进品种退化、抗病力弱的鳜鱼苗种等缺点,促进我省鳜鱼养殖的健康发展。2003年,我们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开始对鳜鱼人繁过程中亲鱼的选育、用水处理、孵化设施改进、水霉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技术创新,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试验人工殖繁和鱼苗一级培育在市水产良种场进行,二级培育分区进行。良种场与长江仅一堤之隔,水源充沛,水质清新,且技术力量雄厚,人繁设施先进,长江野生鳜鱼收取容易,具备独特的良种繁育条件。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人工繁殖

    1.1 亲鱼的采集

    长江野生翘嘴鳜亲本是就地从江滩套网中收取的。选择体形标准,体质健壮,无伤无病,2龄以上性腺发育良好的鳜鱼以培育亲鱼。

    1.2 驯化与培育

    将从长江边直接收集的长江野生鳜,经消毒、暂养处理后,套养于草、鲢亲鱼池中。一方面,利用亲鱼池中野杂鱼作为鳜鱼饵料,满足其生理、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同时清除野杂鱼可避免野杂鱼与亲鱼争氧、争食;另一方面,由于草、鲢亲鱼个体较大,鳜鱼不能对其它亲本造成伤害,让其在池塘中渡过一段适应期,便能达到驯化目的。春节前,鱼池清整之时,将鳜鱼亲本集中专池培育。亲鱼池面积20hm2,水深12m,池底平坦,环境安静,亲鱼放养前每亩施用150kg生石灰消毒。放养后,分批投放足量适口鲫鱼、草鱼、白鲢、杂鱼等作为饵料鱼,保持水体透明度30~40cm,溶氧5mg/L以上。3月中旬开始冲水,至人繁前7d,每5d冲水1次,每次冲水2h,人繁前5d,每天冲水1次,每次1h。

    1.3 孵化设施的改造

    根据鳜鱼受精卵胚胎发育对溶氧的需求和脱膜时油污、杂质多的特点,试验选用双圆环道流水孵化方式,并在圆型环道结构的基础上,打破传统设计原理,对孵化环道给排水方式进行了改造,改内壁排水为外壁排水,将纱窗式过滤改为全筛绢面过滤,改窗框固定型为网纲牵拉型。

    1.4 人工催产

    1.4.1 催产时间

  天然水体中的鳜鱼生殖季节一般在5月上旬至7月初。本试验从解决鳜鱼苗开口饵料考虑,即在5月18日至5月28日进行催产。

    1.4.2 催产剂的注射

  供人繁用的亲鱼均经严格挑选,以雌雄性腺发育良好为首选标准。采取二次注射法,初针:每kg雌鱼注射2μg(LRH-A2)、雄鱼不注射;复针:每kg雌鱼注射10μg(LRH-A2)+1 000 IU(HCG),雄鱼减半,实际操作时,注射剂量视亲鱼成熟度的好坏适当减增。

    1.4.3 发情与自然产卵

  成熟的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即将雌雄配组放入圆形产卵池,亲鱼密度为2~4kg/m2,亲鱼在催产剂的作用下,加上在产卵池内定时冲水的刺激,一般经过10h以上开始发情、产卵,到了发情高潮时,雌鱼产卵,雄鱼射精,卵精结合成受精卵,约15min后进行集卵,即一面排水,一面不断冲水,使卵流入集卵箱内,分批取出卵子,收卵工作及时而快速,以免大量鱼卵积压池底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

    1.4.4 受精卵处理

  适时收集鳜鱼卵后,首先用清水冲洗2~3次,除去破卵和杂物等;其次,使用食盐(4%)+青霉素(浓度为5mg/L)浸洗3~5min,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0mg/L)浸卵,待鱼卵表面上有一定程度的颜色即可。

    1.5 人工孵化

    将处理过的鳜鱼卵过数后,放入双圆环道中集中孵化。

    1.5.1 孵化用水的净化

  孵化用水直接导引长江水,一般经过二级净化处理。一级处理为流经一段湿地进入沉淀池,除去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泥沙等,二级处理是将沉淀池中的水通过专用设施过滤,然后用电泵把水送入水塔,并经充分曝气,确保孵化用水溶氧充足,水质稳定。

    1.5.2 水流控制

    孵化时,环道用水流速一般控制在0.2m/s左右,使卵保持在水体中上层,脱膜时,水流适当加大,以便清除油污、卵膜等,当鱼苗出膜后,减小水流,防止跑苗或擦伤鱼苗等。

    1.5.3 污物清除

  试验采用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勤洗过滤筛绢,尤其是脱膜高峰期,每12h洗刷一次,防止卵膜堵塞网孔,造成水流不畅,使水质变坏;二是转换环道,具体做法是人为控制孵化环道间隔停水,让卵膜和污物迅速下沉,待鱼苗上浮时,将孵出的鳜鱼苗虹吸到调节好水流的新环道内继续孵化,或定时用细虹吸管放至环道底部,慢慢吸出沉底污物,确保环道内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1.5.4 病害防治

    控制水霉的原则是以防为主,将处理的鱼卵倒入改制的孵化环道,当水流正常运转1~2h后,可向孵化水中泼洒灭毒净(浓度为0.5mg/L)或漂白粉(浓度为1~3mg/L)溶液等预防水霉发生,用药时需停水5~10min,可视具体情况多次使用。控制水霉除用药预防外,还应控制剑水蚤在孵化水中的群集总量,以防残害鱼卵,增加水霉发生机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孵化率。鳜鱼卵孵化阶段和苗种培育阶段是鱼病易发阶段,每隔2~3d进行镜检、诊断,并视实际情况用药。

    2 苗种培育

    刚出膜的苗体柔软细嫩,体长仅4mm左右,因其有弱肉强食的习性,鳜鱼夏花培育须分二级进行,其中:一级培育在孵化环道中进行,二级培育在池塘进行。

    2.1 一级培育

    将刚孵出的鱼苗留在原环道中培育,保持微流水,育苗初期,放养密度为0.5~1.0万尾/m2,随着个体的增大而逐步分池培育,降低密度。卵孵化一般经58~68h开始脱膜,在刚出现脱膜情况时进行团头鲂的繁殖,当鱼苗自身卵黄囊完全被吸收,开始转为外源性营养阶段的时间与团头鲂刚出膜的时间衔接,确保鳜鱼一开口即可食到适口团头鲂嫩苗,随后定时打样观察饵料鱼的密度及鱼苗的摄食情况,及时补充饵料苗,使饵料苗的密度保持在鱼苗的10倍以上。鱼苗开口后,每隔3d繁育一批鱼苗作为后续饵料,保证饵料充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意调节环道内水的流速,及时清除鱼苗粪便、死苗、杂质,保持水体清洁,及时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2.2 二级培育

    当鱼苗长至15~20mm时,即转移到事先分区培育好配套饵料鱼的池塘培育。放养密度一般为1000m2放养3 000~4 500尾,夏花放养前彻底清塘,严格消毒。饵料投喂,前15d利用原塘饵料鱼,随后按照“一活、二适口、三无硬刺、四供应及时”的原则进行投喂,投喂量按池养鳜鱼总重的5%~10%计算,同时参照生长速度、气温变化等因素有所增减,在投喂的饵料鱼总量中,大小不同规格的饵料鱼进行配比,以满足不同生长速度的鳜鱼选择适口饵料,投饵间隔以5d投喂一次,所投饵料鱼全部经消毒后投喂,严格控制病原体带入。

    3 结果与讨论

    3.1 试验共催产52组,催产率98%,平均受精率901%,平均孵化率699%,共孵化鳜鱼苗2142万尾,培育33cm以上的大规模鱼种68万尾。

    3 分析与讨论

    3.2 长江鳜鱼是淡水名贵鱼类,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开展长江鳜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不仅可以避免外购苗种携带病毒所造成的危害,而且可以提升鳜鱼养殖产业化层次,为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品种。

    3.3 鳜鱼卵是无粘性的半浮性卵,卵膜较厚,其体积小,比重大,容易沉入水底而造成窒息。试验根据鳜鱼卵质和其胚胎发育的生理生态特点,处理孵化用水,改造孵化设施,改变给排水方式,通过离心力与向心力的相互作用,调节环道内外进排水压,使环道内的鱼卵或苗尽可能分布均匀,并利用了水体旋流运动的冲击力使过滤筛绢产生有规律的波浪形振动,减少了筛绢易被卵膜、油污、死苗、絮状物等粘堵的发生,使得环道中的水质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孵化率。

    3.4 适时繁供健康适口饵料鱼是鳜鱼繁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试验设计以鳜鱼刚出膜即进行团头鲂的人工繁殖,使得刚出膜的鳜鱼能及时食用团头鲂嫩苗,另外,鳜种的二级培育过程中,所投饵料鱼需经严格的杀虫灭菌处理,并始终保持有较高的饵料鱼密度,提高鳜鱼苗摄食量,是鳜种培育成功的关键。

    3.5 加强水质管理,是提高鳜鱼苗成活率的前提。鱼苗孵出后,卵膜不易溶解,易恶化水质、滋生病菌,导致发病。试验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水质净化贯穿人繁全过程,孵化用水经过二级净化处理,完全达到用水要求;二是定期使用药物杀灭有害生物,稳定水质,减少疾病发生;三是及时清除污物,降低溶氧消耗。鱼苗开口摄食后,食量大,代谢较旺盛,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变坏,常导致幼苗缺氧死亡。简单地采用加快孵化环道内的水流速度,会引起鱼苗损伤,致使育苗下降。试验采用勤洗刷筛绢、转换环道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了鳜鱼孵化环道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鱼苗成活率。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3842 关键字:,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