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孵化方法及管理
1.孵化缸流水孵化孵化缸由缸体和滤水罩等部分组成(图2一5)。缸体可用陶瓷、白铁皮、钢丝网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缸底呈圆锥形漏斗状,不宜过深。底部中央有一进水管(缸底进水),其下与橡皮管相连,有较高压力的水经可控制管道,流入缸内。水流呈喷泉状上翻,并从紧贴缸口边缘的滤水罩滤出。滤水罩(一般为四片扇形40—50目的尼龙筛绢拼合而成)装配在离缸口15—20cm的地方,使滤水罩有足够的过滤面积(淹没在水中的面积),以达到留卵排水之目的,罩口须成一圆台状罩子。为防止缸罩处不紧而漏走鱼苗,可加塞棉花或泡沫塑料,缸罩在使用时必须撑直无折皱,以防贴苗。孵化缸也可用内壁光滑的水缸改制,只要把缸底开洞,并用水泥填上一圈使成漏斗状即可。孵化缸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设计,一般以容水量150kg左右为宜。放卵密度应视水温和溶氧条件而定,一般容水量为150kg的流水孵化缸,每缸可放梭鱼受精卵50万粒左右。孵化缸水流速度以调节到使鱼卵冲到水面中心部分,而后向缸的四周分散下沉即可,一般为20—24L/min。水流缓急应适当,且应根据水中溶氧量多少而进行适当控制。
鱼苗出膜时,应加强管理,过滤罩要勤加洗刷,防止因空卵膜贴附缸罩堵塞网孔,引起溢水逃苗事故。鱼苗在流水孵化缸中一直过滤到仔鱼平游开口时为止(一般4—5天),即可下塘培育。
2.网箱孵化孵化网箱是用50—60目左右的尼龙筛绢制成的长方形网箱,其大小一般为高40cm,面积为1平方米、安放在室外水池中,吃水深度30cm,放卵密度:静水孵化,以每平方米面积2.5万粒为宜。若流水、充气,则密度可成倍增加。
3.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孵化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设在室内,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四角成弧。容积约为5—20立方米。水深1.5米左右。应设相应的供排水、充气和加温设施。底部布设的气石,使水不断翻滚,促使卵子在整个水体中上下浮动。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受精卵10万—15万粒。每天可换等温度海水1/3—1/2.除上述孵化工具外,还有使用水缸、盆、桶等容器进行室内静水孵化和环道进行流水。孵化的。无论使用何种形式的孵化工具,不管是流水还是静水,都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值班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并记录水温、溶氧变化、胚胎发育情况、受精率、孵化率及鱼苗下塘时的成活率等。
(三)鱼卵受精率和孵化率的计算当胚胎发育进入原肠中期时,即可进行受精率的统计。先用小网任意捞取鱼卵100粒左右,放入小白瓷盘中检查,凡胚胎明显萎缩,发育不正常者或空心卵均应剔出计数,然后计算受精卵(好卵)的卵数,求出受精率:
受精率(%)=受精卵数(好卵)/总卵数(好卵+坏卵)×100
为了提出孵化管理工作的指标,一般需计算其孵化率(计算时应扣除未受精的卵粒
数)
孵化率(%)=孵出鱼数)/受精卵数(总卵数×受精率)×100
由于在生产上难以统计真正的孵化率,故生产上一般以出苗率(下塘率)来表示鱼苗
孵化率。
五、鱼苗培育 自平游开口的仔鱼起,培育25—30天左右,使体长达到2.5—3cm夏花鱼苗的培育过程,称做鱼苗培育。目前我国培育鲻、梭鱼苗,多采用淡水鱼传统的土池施肥稍加投饵的培苗方式。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方便宜行,适于群众生产。但由于水体大,且在室外,环境条件难于控制,生产不够稳定。国外海水鱼育苗多采取室内工厂方法。我国有些单位,已开始采用。
(一)鱼苗池及清整 鲻、棱鱼苗土池面积1—3亩,水深以1.2—1.5m为宜。堤坡应大些,池底应平坦,淤泥要少(5—10cm)。要有一定咸淡水水源(鲻鱼在纯淡水中可适应,梭鱼要长至4—5mm以上才能完全适应于淡水)。
鱼苗池使用前要经过清整,这是改善池塘环境条件,杀死病敌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清整工作包括:
1.池塘修整修整时间一般在放苗前20—30天,选择晴天进行。其方法为排出池水、挖除过多的淤泥、堵塞漏洞、裂缝,拔除池底和池边的杂藻杂草,耙平池底,曝晒数日,以待进行药物清塘。
2.药物清塘 药物清塘可在鱼苗放养前10天左右进行。清塘药物种类较多,常用的有生石灰、巴豆、茶粕、鱼藤精、漂白粉、氨水等。
(二)施基肥在鱼苗下塘前一周左右)可注入新鲜海水或咸淡水(盐度应接近孵化用水),使水深至40—60cm左右。进水时要在进水日用筛绢网滤水,防止野杂鱼及其卵子等随水流入池内。注水后即向池中施放基肥以繁殖浮游生物。为了使小型的浮游动物饵料在池中适时出现,供早期鱼苗摄食,施肥宜在鱼苗下塘前4—5天进行,这样鱼苗下塘后便能吃到足够的适口的天然饵料。施早了大型浮游动物过早大量繁殖,对鱼苗生长不利。基肥用量的确定应考虑气候、肥料种类、池水原肥度等因素。一般每亩可施粪肥(人、畜粪便)250—500kg左右,或施绿草(以豆科或菌科植物为好)5000—700kg左右。或施粪肥100—150kg加硫胺5—10kg。
(三)鱼苗放养鱼苗下塘要适时,应在鱼体平游、开口后及时放入鱼苗池。过早过晚?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