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快速生长的大好季节,抓好秋季鱼种培育十分关键,秋季培育鱼种技术要点如下:
1、清塘 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水质老化 ,天然饵料减少,有害物及病原菌增多。因此,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在水源和鱼塘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鱼种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消毒,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质再将鱼种转回。
2、分养 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力强,如同时放有小规格鱼种,小规格鱼种会因得不到足够的饵料而体质下降。16厘米以上的鱼种,可放到成鱼池中套养,偏小的鱼种进行专池培育。
3、稀放 根据水面大小、水深、水源状况,进行合理稀放,促进鱼种生长。一般水深1.5米的池塘,亩放7-8厘米的鱼种4000-6000尾,经过饲养到年底体长可达13-16厘米。
4、投饵 在以养食草鱼种为主,搭配鲢、鳙鱼的鱼种池,以投青饲料为主,适当投喂精料。每天每万尾草鱼种投喂小浮萍、嫩旱草或水草80—100公斤,精料1.5—2.5公斤。先投青饲料,避免草鱼与其它鱼争食。对混养鲢、鳙鱼的鱼种池须定期施肥,每10—15天,每亩施经过发酵的人畜粪80—120公斤。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以鲢、鳙鱼种为主,搭配草鱼的鱼种池,应以施肥为主,投饵为辅。除施基肥外,每隔5—10天追肥一次,每亩施腐熟人畜粪80—120公斤;每天每万尾鱼种投精饲料2—4公斤。对搭配的草鱼,在投精饲料前每万尾草鱼投青饲料80—100公斤。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
5、巡池 在鱼种培育期间要坚持每天巡池,观察池鱼的摄食与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勤换新水,每周加注新水一次。食场要经过打扫,及时清除残剩饵料、青草残渣,每半月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0.5公斤化水泼洒,或其它药物挂篓或挂袋,也可定期投喂药饵,最好半月一次,每次连喂3天,发现病鱼及时进行诊断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